健康保健

  • 2024-12

    25

    497

    生活小习惯,风湿大改善——日常生活中的风湿防护技巧

    风湿性疾病,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等,是一类以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,其发病率在我国约为0.3—0.4%,尤其影响中年女性。由于其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。然而,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,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风湿病的症状。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生活技巧,帮助您远离风湿的困扰。了解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组影响肌肉、关节和其他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疾病...

  • 2024-12

    17

    494

    冬季“电”力全开?防静电妙招助你远离“炸毛”烦恼!

    日常生活中,我们见过各种疑难杂症找医生解决的场景,但“静电”也需要寻求医生帮助?近日,朱女士就因静电问题,寻求“治疗”。一到冬天,朱女士就像被施了“魔法”一样,衣服噼里啪啦作响,头发“炸毛”成了行走的“静电球”,连开个房间门都能被门把“电”得嗷嗷叫。“电”力十足的冬天,朱女士彻底被“电”怕了。什么是静电正常情况下,物体都携带着相等的正电荷、负电荷。但当它们之间产生摩擦后,原本携带的电荷就会发生转移...

  • 2024-12

    10

    505

    糖友遇上“糖”,如何分辨是敌还是友?

    最近,52岁的王大伯(化名)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。王大伯身患糖尿病多年,由于良好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药物服用,血糖控制得很好。近期王大伯因便秘到医院就诊,医生给大伯开了乳果糖口服液,他看到药名上有个“糖”字,心里犯嘀咕:“这含‘糖’的药,我能用吗?”药物名称中“糖”一词的出现可能与药物的结构有关,也可能与特定的化学或药物命名规则有关,并不一定表明该药品含有葡萄糖或对血糖水平有显著影响。含“糖”字的药...

  • 2024-12

    03

    500

    多吃几粒感冒药,怎么情况更严重了?

    咳咳咳,入冬之后,天气骤冷,又一波感冒病毒来袭。16岁的小林今年上高一,正在备战期末考的他卯足了劲冲刺,没想到在这“节骨眼”突然发热、流涕……小林“中招”了,于是他到医院检查并开了感冒药。为了不耽误学习,小林在家休养了一天。然而,虽然退了热,但咳嗽越来越明显。白天咳,晚上咳,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。要不多吃几片药吧?是不是会好得快一点?于是,小林一口气吃了8颗阿奇霉素片(0.25g每片)。“老师我难受...

  • 2024-11

    27

    505

    冬季进补,你做对了吗? 这份避雷指南请收好!

    67岁的季大伯是一名退休工人,特别注重养生。随着天气越来越冷,季大伯便把自酿的药酒拿出来,每晚喝上几杯,渐渐地,他发现自己睡眠质量越来越差,还伴有血压升高、排黑便的症状,医生诊断是药酒过量、盲目进补导致的。冬季进补是传统养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可是不少人对进补的认识存在误区,不仅没给身体“补”进什么,甚至对健康造成了损害,那么冬季进补养生有哪些常见误区呢?01人人都应进补一些人认为“有病治病...

  • 2024-11

    07

    937

    “秋天的10度”为什么比“春天的10度”更冷?

  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体验:明明是同样的气温,在春天和秋天的感受却大为不同。春天,早上出门时气温10度,我们穿着单衣走在太阳下,额头很快就冒出一层汗珠;但在秋天,同样是10度的清晨,我们披着外套,风一吹立马开始瑟瑟发抖。有网友分析,这是因为秋天之前是夏天,人们习惯了炎热,10度和酷暑比是低温;反之,春天时身体已经习惯了寒冷,10度与严寒比反倒成了高温。虽然这种说法略显“感性”,但科学界却展现出某种认...

  • 2024-11

    04

    914

    10 个很多人习以为常的饭后小习惯,有 1 个真的不建议做!

    关于“饭后能干啥、不能做啥”,相信很多人听过不少说法,比如:饭后运动容易消化不良、饭后松裤腰带会导致胃下垂、饭后午睡会导致肥胖……这些流传的“饭后禁忌”真假难辨,让人困惑不已,今天我们就盘点了10个常见的饭后习惯,其中9个都是大家不需要担忧的,但最后1个确实很危险,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。这9个饭后习惯无需担忧下面我们先来聊聊,饭后可以有的9个习惯。习惯1:饭后散步有说法称,饭后散步影响血液循环,...

  • 2024-10

    31

    922

    那些经常“咔咔”掰手指的人,后来都怎么样了?真的会得关节炎?

    我们经常看到武侠片里高手开打之前都要把手指捏得咔咔响,表示自己的拳头很“硬”,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喜欢掰自己的手指关节,尤其是那些干活多或者经常敲键盘、写字的人,手指会很酸,那放松的方法自然就是掰一掰。但是,也有长辈说:“经常掰手指,以后会得关节炎的!”那么,这样做对手指究竟有没有危害?掰手指又为什么会发出“咔咔”的声音?今天就来说一说掰手指到底有没有坏处呢?为什么掰手指会“咔咔”响?首先,除了手指...

  • 2024-10

    29

    920

    比跑步更伤膝盖的一个动作,你天天都在做

    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你觉得跑步伤膝盖吗?想必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点点头,觉得跑步会破损膝盖,甚至会带来关节问题。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?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跑步对膝盖的负面影响可能被夸大了。相比之下,久坐才是膝盖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!研究证实:久坐,或比跑步更伤膝盖权威医学期刊《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》曾发表一篇论文,科研人员从25项研究选出其中的17项研究,针对里面的11.4829万人进行了荟萃分析,...

  • 2024-10

    25

    943

    真的建议多把南瓜当主食!理由不止 1 个

    金色的秋天,有一种“蔬菜中的黄金”正在上市,它就是南瓜。老南瓜味道甜润、水分足,贝贝南瓜绵密软糯,一口咬下去,秋日的气氛感满满~不过,相比于其他叶菜,南瓜在“蔬菜界”的“短板”还是比较明显,碳水化合物含量高、热量高,吃多了容易热量超标。如果做成奶油南瓜浓汤、咸蛋黄焗南瓜等,那就更是热量爆表为了让大家能尽情享受南瓜的美味,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个南瓜的超赞吃法——用南瓜替代部分主食,真的强烈建议你试试...

  • 2024-10

    22

    948

    戒烟真有最佳年龄!这个岁数前戒掉,死亡风险降低不止一点点

    在生活中,你是否曾听过这样的说法:“都抽了这么多年烟,现在戒还有意义吗?”其实,无论多少岁,戒烟这件事永远不会晚。无论是年轻人、中年人,还是老年人,戒烟都能给身体带来明显的健康改善。到底多少岁戒烟最好?其实,无论在哪个年龄戒烟,都能让你的身体受益。年轻时戒烟可避免未来的疾病负担,中年时戒烟则是挽救健康的重要契机,老年时戒烟同样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。1.35岁前戒烟研究表明,在35岁前戒烟的个体能够避...

  • 2024-10

    18

    947

    一种你爱吃的食物,正在悄悄伤肝(不是喝酒)

    喝酒伤肝,你大概率听说过。但近几年,一种与酒精关系不大的脂肪肝:非酒精性脂肪肝,发病率在悄悄攀升。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,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成为全球爆发人数最多的肝脏慢性疾病。中国的患病率超29%,也就是说,将近1/3的中国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。非酒精性脂肪肝,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,如肝纤维化、肝硬化、肝癌,甚至死亡。正常肝脏→脂肪肝→肝纤维化→肝硬化图片来源: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非酒精性脂肪肝具体...

  • 2024-10

    14

    939

    年轻人也会“痴呆”?痴呆症种类建议每个人都了解一下!

    随着年龄增长,我们的思维和记忆可能会发生各种变化。其中的一些变化并不会令人担忧。但当这些变化开始扰乱日常生活时,可能意味着出现了痴呆症(dementia)的早期症状。谈及痴呆症时,人们往往会谈及另一个术语,即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’sdisease)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症。但这二者之间有怎样的界限和联系呢?痴呆症是什么?痴呆症是一个广义的术语,用来描述一系列因大脑功能衰退而出现的记...

  • 2024-10

    11

    889

    这几个“过度疲劳”的信号,是身体发出的警报,千万要重视!

   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休息了?这个问题一问出来,社畜就开始捂胸皱眉,学生开始唉声叹气,带娃的宝妈都想哭了……工作的强度、生活的压力,让现代人疲于奔命,“疲劳”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特征之一。一般来说,如果只有在少数时候有普通的疲劳感,往往只需要停下来休息或者睡一觉,就能恢复精力,这种疲劳是正常的。但如果通过正常的休息,疲劳感仍然无法缓解,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生病了。近年来,关于身体过度疲劳而突发“过...

  • 2024-10

    07

    896

   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?研究发现,排名第一的是它→

    站着、坐着、走路、爬楼梯、跑步、睡觉……这大概是不少人一天中的所有行为。这些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?有研究还真就去探究了一下,结果发现:要想心脏健康,任何运动都行,哪怕是睡觉,都比久坐强。中等强度运动,对心脏最健康!2023年11月《欧洲心脏杂志》刊发的一项研究,评估了一天24小时中,不同运动模式和心脏健康的关系。结果发现:中等强度运动对心脏最健康。具体排序依次为:1.中等强度的运动(跑步...